班长求您关掉开关吧:一个关于节能与责任的感人故事
全球每年因能源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,而一间普通中学教室里的日光灯,却成为了一群少年觉醒的起点。深夜十点的教学楼走廊,一个瘦高的身影踮着脚尖,试图关掉三楼拐角教室最后一盏闪烁的灯管。这个反复出现在监控录像里的场景,揭开了一个让全校师生动容的故事。
高二(3)班的林默被同学戏称为"节能狂魔"。从担任班长第一天起,他就在教室后墙挂起手绘的能源消耗记录表,用不同颜色的磁铁标记空调、投影仪和灯光的开关时间。当其他班级的空调常年设定在18℃时,这个班级的温度计红线始终停在26℃;当整层楼回荡着多媒体设备待机的嗡鸣声,他们的插线板总闸永远保持着45度倾斜的断电状态。
转折发生在初春的月考周。为了备考,体育委员张野在晚自习后偷偷打开所有灯管加练,却因忘记关闭总闸导致电路短路。次日清晨,价值上万元的多媒体设备在潮湿水汽中彻底报废。"不就是几度电费吗?"面对教导主任的质问,张野满不在乎的态度让林默第一次在班会上红了眼眶。他打开手机计算器,将班级每月300度超额用电量换算成西部山区儿童三年的课外读物,投影幕布上的数字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。
真正的觉醒始于那个暴雨夜。当林默冒雨返回教室检查门窗时,发现六个同学正在黑暗中用台灯围成光圈复习。"班长,我们找到更亮的灯了。"学习委员李薇晃了晃手中的充电式护眼灯,窗外的闪电瞬间照亮了墙上的节能承诺书。这个场景被值班老师拍下后,在校园论坛引发热议,有人发现三班全年电费仅是同级班级的60%,而他们的成绩排名反而提升了三位。
故事的深层价值在毕业典礼当天显现。当校长宣布年度特别贡献奖时,礼堂穹顶突然陷入黑暗——这是三班策划的"五分钟黑暗体验"。大屏幕亮起的瞬间,两千名师生看见青海光伏电站工地上,同龄人正顶着寒风架设太阳能板。林默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:"关灯不仅是个动作,而是看见那些我们看不见的远方。"
参考文献
1.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.全球学校节能教育案例汇编,2022
2. 王晓松.青少年环境责任意识培养路径研究[J].教育科学研究,2021(04)
3. Green Schools Alliance.(2023).Student-led Energy Conservation Projects
4. 国家发改委.全民节能行动计划典型案例,2023年版
5. 李思阳.黑暗教室里的光芒——中学生能源意识调查[N].中国青年报,2023-05-12